小汉堡
vip
币龄0.4年
最高VIP等级0
用户暂无简介
这个月刚好是我的生日月,其实不少的奶茶店都有生日礼,去年生日的时候喝奶茶就领到了生日徽章,我一直觉得徽章很有意思,它不仅仅是个标志,更像是一段经历的见证,所以我也就养成了年年收集生日徽章的习惯
说到徽章我就想到去年生日去迪士尼钓金猪,每人是限制钓的次数,我家所有人把次数都拉满了,硬是一个猪都没出,全是徽章吊绳和徽章,心都碎了,下次我要再去一雪前耻!
刚好最近看到@humafinance也有三个比较特别的徽章,OG LP、Vanguard 和 Anchor,我结合自己的理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OG LP 徽章比较简单,就是送给那些在2025 年4月前就为Huma提供过流动性的人
如果已经在里面做LP,那保持100 USDC以上的流动性就能一直留着它,还会有一些OG专属的小福利
对老用户来说几乎没成本,但新用户如果没赶上这个时间,就可以直接看另外两个徽章了
Vanguard 徽章是给质押 $HUMA 的人准备的,拿法分两种:
1⃣有空投的按照空投数量质押,少于10万的就全部质押,10万到20万质押10万,超过20万质押一半就行,不过6月15日就已经截止了
2⃣如果没有空投,也可以直接质押 10 万 $HUMA ,坚持 6 个月后就能拿到,之后只要保持至少1万 $HUMA 在质押里就能留住徽章
这个徽章更像是对长期支持者的一种认可,资金充裕的人比较容易完成
Anchor 徽章是给LP的加码通
PIG-0.4%
OG9.94%
HUMA-5.36%
USDC-0.03%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大家有没有发现,现在人工智能正在让知识产权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提到知识产权,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一些具体的东西,比如一部电影的版权、一款游戏的角色设计、或者一首原创歌曲等等
实际上,知识产权的范围更大,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和商业秘密,它的核心作用,是法律承认你是作品的原创者,并给你专属的使用权和收益权
˖ 𓂂 ˳⁺⁎˚ ꒰ఎ ⛺️ ໒ ꒱ ˚⁎⁺˳ 𓂂 ˖
过去,这套规则还算清晰,因为创作过程和创作者身份是明确的,但AI出现后,开始变得复杂了
AI模型需要用大量数据训练,这些数据可能来自公共领域、别人作品、甚至没有明确版权归属的内容,所以,当AI生成了一张画、一篇文章、甚至一段代码,究竟该算谁的呢?
˖ 𓂂 ˳⁺⁎˚ ꒰ఎ ⛺️ ໒ ꒱ ˚⁎⁺˳ 𓂂 ˖
其实在AI出现之前,知识产权制度就存在不少问题:
1⃣法规复杂,维权成本高,小创作者打不起官司
2⃣过度保护限制了创意交流
3⃣跨国执行难度大
4⃣保护期过长让新一代很难在前人的基础上创新
现在AI的生成速度和规模,又把这些矛盾推到了极端,几秒钟能生成几百张图,而版权审核和维权流程完全跟不上
˖ 𓂂 ˳⁺⁎˚ ꒰ఎ ⛺️ ໒ ꒱ ˚⁎⁺˳ 𓂂 ˖
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跟进@campnetworkxyz 的原因,它让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它不像传统模式那样把精力放在惩罚侵权上,而是更像知识产权界的Spotify,直接搭了
IP-4.62%
KAITO-9.61%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不是都已经入秋了吗?怎么还是这么热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我到现在都还没给自己安排上呢,我出门的时候碰到了一颗龙眼树,上面结满了龙眼
我靠近一看头皮都发麻了,密密麻麻的蜜蜂,这么热的天,勤劳的小蜜蜂都还在忙活,就是那小小的树叶能承受蜂窝的重量吗?我直接头也不回的跑了,真怕它掉下来
昨天我看到大家都在发@OpenledgerHQ和@JoinSapien这俩的合作,感觉挺有意思的
Sapien 搞的那些智能体,能自己干不少复杂活,但就是少了点让人放心的底子,而 OpenLedger 的去中心化数据网络就不一样了,能查到信息是从哪儿来的,这样一来,AI 怎么思考、怎么做决定的,都能说得明明白白,他俩直接互补,给靠谱的 AI 经济打下了底子
我还看到好多人都在说小孩桌的也能回到大人桌,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知道我@campnetworkxyz和@anoma能不能上去呢,这两个项目其实我也跟了一个多月快两个月了
营地会把 @CampTrailHeads 第二阶段的白名单名额,分给kaito排名前20个人,还会在前 100 名里没进前20的人当中,还会随便抽10个,也给名额
@anoma最近我虽然没有频繁的更新,但是我还是有在做测试网的任务,这两天梭哈亏麻了,打算换个办法玩,大家有啥好办法不?
#KaitoAI # COOKIE
KAITO-9.61%
COOKIE-12.05%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Supers6061 @0G_labs @Galxe 转我1U请我吃一碗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说起跨境转账,估计不少人都头疼过:手续费一扣就是好几笔,钱转出去还得等好几天才能到,有时候还得先押一笔钱在那儿动不了
其实不止咱们觉得麻烦,整个跨境支付市场每年规模那么大,这些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一直没彻底解决,而 @humafinance 就是专门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一、Huma Finance 是啥?
它是个去中心化的平台,专门搞PayFi(支付金融)这块的,用区块链技术把传统金融和 DeFi 给串起来了
好处很直接:转账能马上到账,费用也降了不少,所有交易都记在链上,想查随时能查,很方便
它有个核心产品叫 PayFi Stack,挺实用的,既能帮支付公司垫付一部分保证金,又能让投资者的钱在链上安全流动。
二、为啥值得关注?
1⃣团队和资本都靠谱:
创始人团队背景挺牛,在 Facebook、Lyft 这些大公司待过,既懂互联网又懂金融,融资也挺厉害,拿了四千多万美元,投资方都是行业里的大机构,这说明大家都挺看好它
2⃣业务是实打实的:
模式很简单,投资者把 USDC 存进去,一年能有 10.5% 的收益,这些钱会借给有牌照的支付公司当垫付资金,支付公司赚了钱再还回来
3⃣市场潜力大:
跨境支付市场规模超大,预计 2030 年能超过 250 万亿美元
Huma 解决的资金冻结问题,全球支付公司被冻的资金有上万亿,需求很大,它搞的 PayFi 赛道,把 DeFi 的透明和传统金融的合
HUMA-5.36%
DEFI-5.95%
USDC-0.03%
post-image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TEIDE3718vip:
🚀🌞🚀
有时候感觉工作很累的时候,我都会去开黑放松一下,但是我这个人真是又菜又爱玩,每次都是去送人头的,所以我就会去看一些攻略教程
该说不说那些教程是真的不错,里面有各路大神分享的英雄出装、对线技巧,而且每个攻略后面都会写上作者是谁、多少场实战验证过,靠谱不靠谱一眼就能看出来
@OpenledgerHQ里的数据网,其实就有点像这种升级版的王者攻略库,只不过里面存的不是游戏技巧,是训练 AI 用的专业数据
在我看来,数据网的核心就是个去中心化的数据攻略库,它不是某家公司独有的,而是大家把各自领域厉害的数据拿出来凑成的共享池,这些数据都带着身份牌,谁贡献的、经过多少轮验证,清清楚楚
为啥说专业数据很重要?
通用模型就像新手,真要在一些领域发力的话,还得靠专业模型,数据网里的专业数据都是经过大神级玩家验证的干货,用它们训练出来的模型,操作精准度肯定高得多
从效率来看,专业数据也很划算,AI 用高质量数据训练,不用在没用的信息上浪费算力,效率自然高,更重要的是,数据网能让贡献数据的人得到回报
说到底,数据网就像个靠谱的专业数据互助圈,既让AI越来越厉害,又能让每个人的付出得到认可,这种模式,在 AI 时代里确实挺实用的
#OpenLedger # KaitoAI #COOKIE
COOKIE-12.05%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宝子们,晚上好呀!这应该是我最近更新的最晚的一次了,趁着最近的更新风波,我也出去休息了一下,一大早就去赶高铁了,脑子还没醒人就已经在车上了,看看沿途的风景还是很不错的!
顺便问下大家现在是在小孩桌还是大人桌呢?是不是小孩桌就没饭吃了?
我之前看我的@humafinance被列入小孩桌去了,本来打算放弃的几天突然看到居然回去了?!但是@campnetworkxyz依旧还是在小孩桌,这个是啥原因,是因为TGE 过的项目所以不一样吗?可惜更新前我也就只跟了几个项目,还是摸不着头脑
今天来聊聊@OpenledgerHQ的归因证明,也是我跟了几个月的项目了,希望能有福报,毕竟在@cookiedotfun也有它的一席之地
归因证明其实就像学校给图书馆的每本书,贴了一个永久的标签,还配了一本改不了的借书登记册,以前谁捐了本书到图书馆,以前这书被谁借去写了论文、在论文里起了多大作用,都说不清
现在有了这机制,每本书是谁捐的、哪个作者写文章时参考了它、参考时用了书中哪些内容,都清清楚楚记在登记册上,谁也改不了
捐书的人能按这本书被借的次数和重要性拿到奖励,要是有人捐了盗版书,也能顺着之前的登记找到它
回到归因证明来说,谁给的好数据、作用大,能说清楚,数据有问题,也能找到是谁给的,AI弄出来的东西,背后用了哪些数据,都能对上,不会稀里糊涂
现在 AI 越来越复杂,这东西就很有用,能说清数据怎么影响模型
COOKIE-12.05%
post-image
  • 赞赏
  • 1
  • 转发
  • 分享
薄衣vip:
宝子们,周末愉快呀,大家现在都知道联名款特别的火,只要带上联名款的东西就会有更多的购买欲,其实就是和明星代言是同一个意思,后来我才知道,这种联名设计往往要经过好几轮审批,光是版权授权就耗了大半年
其实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看到喜欢的卡通形象,手痒想画点同人图,或者做点小周边,但总担心涉及版权问题,最后只能自己存着看看
这让我想起之前@campnetworkxyz网络和 Minto 搞过的一个活动,当时就觉得挺特别,普通人给卡通角色做再创作,也能拿到正规授权,还能分到钱
这个活动他们直接开放了官方素材包,谁都能下载来创作,不管是专业画手还是刚学 AI 绘画的新手都能参加
可以给咪咪加个魔法棒,给 Neko 换身太空服,只要有创意就行,最关键的是,被选中的作品能拿到正式授权,Minto 靠这些作品赚的钱,15% 都会分给创作者
活动背后其实是Camp网络的技术在支撑,用区块链把版权授权的流程简化了
以前想给卡通角色做商业创作,得跟版权方磨好久,签一堆合同,普通人根本没机会,但这次活动里,智能合约直接把授权和分成的事在链上搞定了,创作者不用再担心白忙活,版权方也省了维权的功夫
现在回头看,这个活动其实挺有意义的,就像那款受欢迎的联名笔记本,好的再创作能让老IP焕然一新
但以前这种机会只属于少数专业团队,普通人的创意很难有正规出口,而这次活动相当于搭了个桥,让更多人能合法地参与到 IP
NEKO48.86%
IP-4.62%
KAITO-9.61%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宝子们,我前几天在小区业主群里,看到邻居们在讨论怎么用社区积分换物业折扣,新人得先弄明白积分规则才能参与,这让我想起最近接触的 $BLUP ,感觉有点像这种社区里的通用积分,只不过它是Blupwhale社区里的代币
$BLUP 是@bluwhaleai官方出的,说是Meme代币,特点就是没有预售,也没有 VC 介入,完全属于社区用户,现在很多项目上来就找投资,它这种先把社区放第一位的做法,倒也少见
上线后涨了不少,不过更实在的是,它刚上了 MEXC 和 Gate 两个交易所,听说昨天在Gate的交易量冲到了前三,能有这数据,说明关注这个社区的人确实不少
查了下,Bluwhale 的社区在各个平台加起来有45万多人,覆盖了北美、中国、东南亚这些地方,用户基础确实挺广
和普通代币不太一样的是, $BLUP 在社区里能派上些实际用场
比如持有它可以提前用新的 AI 功能,社群等级高了,空投的时候能多拿点,还能参与社区里的一些决策,这有点像业主群里的积分,不只是个数字,真能换些权益
最近发现社区里还能做staking,具体入口在 ,有点像把积分存起来生息,这对长期在社区里的用户来说挺实用
做这个项目的团队,说是斯坦福、伯克利这些学校出来的连续创业者,背后还有个360多万用户的 AI 网络在支撑
基础扎实的话,社区才能走得稳,这点和小区物业把基础服务做好了,大家才愿意用积分是一个道理
现在
MEME1.52%
VC15.52%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宝子们,今天我在逛 的时候,发现糖果空投平台 CandyDrop 又有新动作了,这次带来的是 INFINIT( $IN )代币的空投活动,力度不小,感兴趣的朋友可别错过
先说参与方式,分成三种:
第一种是首次在 做 $IN 合约交易,只要交易量够 5000 USDT,就能按顺序领 500 $IN ,总共 100 万枚,发完就没了,要是之前没在做过合约,刚好想试试,这算是个额外的小奖励
第二种是活动期间累计做 $IN 合约交易,买入加卖出够 30000 USDT,就能按交易多少分 100 万枚 $IN ,最多能拿 2500 $IN ,平时就爱在做合约的,顺手多交易点 $IN ,就能多领点,也不费事
第三种是邀请朋友,每拉一个通过活动链接注册的新用户,而且对方 $IN 合约交易够 3000 USDT,自己就能得 1 颗糖果,最多能攒 10 颗
最后所有有糖果的人一起分 62.5 万枚 $IN ,最多能拿 2000 $IN ,身边有想进圈的朋友,正好可以拉着一起参与
顺便说下这个 INFINIT 项目,它是做 DeFi 抽象层的,简单说就是,以前想在不同区块链上搞 DeFi 项目,又麻烦又费时间,现在用它的工具,几分钟就能在各种主流链上启动或扩展项目,能省不少事
这次活动相当于给大家一个接触 $IN 代币的机会,平时就用的话,顺手参与下不费劲,能领点代币总是好的,大家也不要忘了交易前还是
IN-11.88%
DEFI-5.95%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从 MP3 时代到 AI 时代,@campnetworkxyz网络让知识产权流转更顺畅
小时候用攒了很久的零花钱买了个银色MP3,屏幕小得可怜,却当成宝贝,那时获得音乐全靠校门口音像店的盗版碟,五块钱一张,老板会帮我把歌拷进MP3,当时只觉得划算,压根没想过音乐人会不会拿不到版权费
˖ 𓂂 ˳⁺⁎˚ ꒰ఎ ⛺️ ໒ ꒱ ˚⁎⁺˳ 𓂂 ˖
后来网络快了些,就在音乐论坛找资源,下载传到MP里,觉得能免费听歌就行
直到接触到 Spotify 这类流媒体平台,才发现听歌可以这么方便,不用等下载,搜歌名就听,还能推荐新歌,每月花十几块钱比找资源省心多了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我慢慢习惯了为正版音乐付费,不是突然有了多强的版权意识,而是合法渠道的体验真的比盗版好太多
Spotify 能成功,道理其实很简单:它没和盗版对着干,而是给出了一个 “比盗版更好用” 的选择
˖ 𓂂 ˳⁺⁎˚ ꒰ఎ ⛺️ ໒ ꒱ ˚⁎⁺˳ 𓂂 ˖
现在,类似问题出现在了AI领域,前阵子和做插画的表姐聊天,她吐槽自己画的插画被拿去训练 AI 绘画模型,生成的图片在网上传得到处都是,她一分钱没拿到,连个招呼都没人打
还有做文案的朋友,发现自己写的文章片段被 AI 学去了写作风格,也是事后才知道,这种情况让很多创作者又无奈又生气,就像当年音乐人看着自己的歌被免费传播却没办法一样
而@campnetworkxyz网络
MP-0.42%
APP-2.73%
KAITO-9.61%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宝子们,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个项目,叫@MentoLabs,可能有人没听过,我也是最近看稳定币的时候发现的,感觉这项目是真想干点实事,不是那种瞎吹的,所以打算和大家分享一下,感兴趣的话可以一起看看:
一 Mento 到底是什么?
简单讲,它就像是 “链上外汇市场” 的加强版,我们都知道,传统外汇市场就是换各国的钱,但这事又慢又比较麻烦
比如想把美元换成欧元,得等银行上班,手续费不低,钱到账还得好几天
Mento 想做的,就是把这事放到区块链上,用 “稳定币” 当媒介,让不同国家的 “数字法币” 能随时随地互相换
比如说手里有和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想换成和日元挂钩的,不用等银行开门,一天 24 小时啥时候换都行,手续费还低,换完马上就到账。
听着是不是挺方便?它主要就是做 “没门槛、换多少价都不变、跨链也能用”,目标就是把传统外汇市场那些让人头疼的地方给解决了
二、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先说说传统换外汇那些比较复杂的事,再对比 Mento 的做法,就清楚了
传统换外汇,时间卡得比较死,就工作日能弄,周末想换钱的话就没地方去
Mento 就不一样,一天 24 小时、一周七天都能弄,哪怕凌晨三点想换,随时都行,做跨境生意的小老板应该会觉得方便很多
还有手续费,换汇的手续费乱七八糟加起来真不少,而且钱到账还慢,得等好几天
比如周一换的,可能周三甚至下周一才到,Mento 是在链上直接结算,手续费
ETH-3.63%
SOL-2.83%
ENA-7.13%
post-image
post-image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 话题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