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Justin Sun從太空回來的新聞,真的有點感慨。他說從上面看地球,渺小得像顆玻璃珠——但就是這顆"玻璃珠",裝着我們所有的野心、衝突和合作
人類一邊爲了領土、資源爭得頭破血流,一邊又能團結起來送人上天,這種矛盾感特別奇妙
回到地面,另一種"團結"正在發生
其實不用飛那麼遠,地球上早就有一羣人在用奇怪的方式協作——比如教AI認貓貓狗狗、判斷情緒,甚至幫算法理解"幽默感"
這活兒聽起來簡單,但想想看,如果沒有成千上萬人貢獻自己的判斷力,AI大概現在還分不清柯基和吐司面包(畢竟它們都是黃的)
當人類判斷力變成可交易的"星際燃料"
這裏就要提到Sapien了——它像是個把人類腦力打包成"數據罐頭"的工廠。你質押代幣做任務(比如給圖片打標籤),做得好能賺更多,亂搞就會被扣錢
最有趣的是,它用遊戲化設計讓枯燥的數據標注變成"升級打怪",還能積累鏈上聲譽
我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離開地球表面"
Justin Sun用火箭突破卡門線,而Sapien的貢獻者們用集體智慧突破AI的認知邊界。或許未來某天,當AI終於能聽懂冷笑話時,我們該感謝的不是代碼,而是背後無數個認真標注"這到底好不好笑"的普通人,畢竟,幽默感可能是人類最後的堡壘了
結尾
Justin Sun 的太空夢是人類的浪漫,而 @JoinSapien 的數據協作是AI時代的務實——我們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更遠的邊界
#CookieD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