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资产重塑企业财报:BTC估值放大 ETH现金流引擎

加密资产如何重塑企业财报:从估值放大到现金流引擎

财报季向来是资本市场最诚实的时刻。当比特币和以太坊不再只是潜在的投资标的,而是以实际资产的形式进入企业财务报表时,它们已不仅仅代表代码和共识,更成为估值模型中至关重要的变量之一。

2025年第二季度,多家与加密资产紧密相连的上市公司交出了各具特色的"中场成绩单":有的公司借助BTC价格上涨实现了净利润的指数级增长,有的利用ETH质押收益抵消了核心业务亏损,还有的通过ETF形式间接涉足加密资产领域。

我们选取了六家公司进行深入分析,它们分别是DJT、Strategy、Marathon、Coinbase、BitMine Immersion和SharpLink Gaming。这些公司虽然分布在不同行业、市场和发展阶段,但都呈现出一个共同趋势:BTC正在成为估值的放大器,ETH则充当着现金流的引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正经历着一场范式转移。

报表中的比特币:信念依旧,变数增多

DJT:BTC叙事与期权放大估值

DJT(Trump Media & Technology Group)在将比特币融入财报并放大为估值引擎方面表现出色。

2025年第二季度,DJT披露持有约20亿美元的比特币资产,其中包括约12亿美元的现货持仓和约8亿美元的BTC看涨期权。这种结构本质上是一种"杠杆化的数字资产押注",不仅能获得价格上涨的收益,还能实现市值增长的非线性弹性。

公司每股收益从去年同期的-0.86美元大幅提升至5.72美元,净利润突破8亿美元,几乎全部源自BTC的未实现估值收益和期权敞口市值变化。

与Strategy的长期配置策略不同,DJT的BTC策略更像是一次激进的财务实验:利用市场对BTC上涨的预期,构建可讲述的估值模型,对冲业务尚未成熟的风险,创造财务层面的"叙事溢出效应"。

同时,DJT还计划继续开发Truth+奖励机制和嵌入式代币钱包,并申请注册多只Truth Social品牌ETF,尝试通过"内容平台+金融产品"的复合路径锁定更广泛的流动性。

Strategy:BTC守城先锋

与DJT的高波动、高弹性路径不同,Strategy(原MicroStrategy)仍是BTC财报化的典范。

截至2025年Q2,Strategy持有628,791枚比特币,总投入成本约460.7亿美元,平均买入成本73,277美元,季度新增88,109枚。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第二季度营收高达140.3亿美元,其中140亿来自BTC的未实现浮盈,占比超过99%。

传统软件业务仅贡献1.145亿美元,占比不到1%,几乎已被边缘化。

Q2净利润达100.2亿美元,同比扭亏为盈,EPS达32.6美元,预计全年EPS将超80美元。公司还宣布通过发行STRC永续优先股再次融资42亿美元用于继续增持比特币,展现出"资本加码、信念递进"的典型扩张路径。

Strategy的模式是在比特币金融化过程中,将其纳入报表主轴,转型为"数字资产储备平台",并将BTC与美股估值体系高度绑定。

Marathon:BTC矿企的财报边界

作为北美最大矿企之一,Marathon在2025年Q2实现BTC产出2,121枚,同比提升69%,贡献营收1.53亿美元。其比特币库存达17,200枚,价值超20亿美元。

与DJT和Strategy不同,Marathon的BTC更多是"运营性产出",反映为营业收入而非资产配置,在财报中属于典型的"产出派"逻辑,它不能主动影响资产负债表,只能被动记录BTC所带来的收益与成本。

Q2净利润达2.19亿美元,EBITDA高达4.95亿美元,反映其在BTC牛市背景下的高经营杠杆。不过,面对全球算力激增、电力价格波动、减半后区块奖励减半等结构性因素,其报表弹性未来或面临一定压缩。

Marathon是典型的"算力溢价"公司 - 当BTC上行,它创造高利润;当BTC回调,它将面临盈亏临界点的挑战。

质押型企业:ETH成为财报中的"现金流引擎"?

与BTC以"估值放大"为主的财务逻辑不同,以太坊因具备原生的质押收益能力,正在成为部分企业探索"报表现金流构建"的工具。尤其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允许将质押收入归入经常性收入的背景下,这种结构开始成为可能。

虽然目前直接持仓ETH的上市公司仍不多,但已有少数"先行者"展现出ETH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可能扮演的新角色。

Coinbase:收入首次超交易费,ETH质押生成可计量收益

作为全球最大加密交易所之一,Coinbase的资产负债表兼具BTC与ETH持仓。截至2025年6月30日:

  • Coinbase自营地址中持有约137,300枚ETH;
  • 通过Coinbase Cloud和Custody服务,托管与代理质押的ETH总量约为2.6百万枚,占全网质押份额约14%;
  • 第二季度staking服务业务收入约为1.91亿美元,其中超过65%来自ETH staking,约为1.24亿美元。

这部分构成其订阅与服务收入的核心来源,属于经常性收入,Coinbase在Q2报告中将ETH质押正式纳入经常性收入栏目。

2025年Q2,Coinbase实现总营收14.97亿美元,其中staking服务营收达1.91亿美元(占12.8%),ETH staking约贡献1.24亿美元,年化增长超70%。

与交易量下降40%、交易费收入环比下降39%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Staking收入成为Coinbase逆周期对冲结构的核心。官方财报说明中首次披露staking收入拆分细节,包括用户收益返还、平台运营分成与自营节点收入三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Coinbase是目前唯一一家将ETH staking收入进行系统性披露的上市公司,其模型具备行业范式引导价值。

BitMine Immersion Technologies:ETH储备领先

截至目前(2025年8月),BitMine Immersion尚未在SEC披露Q2季度报告,其ETH储备与收益数据主要来自媒体报道与链上地址分析,尚未具备纳入财务分析模型的依据,当前仅具备趋势观察价值。

根据多方报道,BitMine已成为当前ETH储备量最多的上市公司,其自称在Q2内完成对625,000枚ETH的建仓,约合市值超过20亿美元,其中90%以上进入质押状态,年化收益率介于3.5%-4.2%。

媒体推测其Q2来自ETH质押的未实现收益达3200万至4100万美元。不过,由于其尚未披露完整财报,无法确认此收益是否入表、以何种方式记账。

尽管如此,BitMine在Q2中的股价上涨超过700%,市值突破65亿美元,其被广泛视为ETH财报化方向上的先行实验者,类似于MicroStrategy在BTC财报化中的定位。

SharpLink Gaming:ETH储备第二,Q2财报未披露

依据公开ETH储备追踪数据,SharpLink持有约480,031枚ETH,位列第二,仅次于BitMine。该公司将95%以上ETH投入质押池,构建类似"链上收益信托"结构。

据其Q1财报,ETH质押收益已首次覆盖其核心广告平台业务成本,且首次录得季度正向运营利润。若ETH价格与收益率在Q2保持平稳,预估其来自ETH质押的总收益将在2000万至3000万美元区间。

值得注意的是,SharpLink在2025年上半年进行了两次战略股权融资,引入链上基金结构作为抵押物,其ETH储备也被用于这些融资的"链上证明",说明该公司正积极探索将ETH质押视为"财务信用工具"。

不过SharpLink Gaming截至目前尚未发布2025 Q2财报,其ETH储备与收益结构来自2025年Q1季度报告与媒体跟踪数据,因此仅作为财报结构样本参考,不构成投资数据依据。

结语

从DJT到SharpLink,这些企业共同展现出一个趋势转变:加密资产不再只是投机工具或对冲配置,而正逐步内化为企业的"财务引擎"与"报表结构变量"。比特币为报表带来非线性估值放大,以太坊则通过质押构建稳定的现金流。

尽管当前仍处于财务化早期阶段,合规挑战与估值波动依旧存在,但这六家企业的Q2表现预示了一个可能的方向 - Web3资产正成为Web2财报的"下一种语法"。

BTC-2.26%
ETH-2.03%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鸭鸭毛毛vip
· 2小时前
又炒作割韭菜的财报来咯
回复0
Gas_Optimizervip
· 2小时前
质押收益都能抵消亏损了?牛比
回复0
WhaleMistakervip
· 2小时前
现金流都出来了 稳了
回复0
深度DYOR达人vip
· 2小时前
买btc就对了
回复0
夹心饼干哥vip
· 2小时前
心存疑虑 悦纳美好 跨链游侠

以ETH质押躺赚

请你用中文,帮我生成评论,评论长度要求在3-20字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