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rcle IPO:低淨利率下的增長潛力解析Circle 選擇在行業加速出清階段上市,背後隱藏着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故事。雖然淨利率持續下滑,但公司仍蘊藏巨大的增長潛力。一方面,Circle 擁有高透明度、強監管合規性和穩定的儲備收入;另一方面,其盈利能力卻顯得相對溫和,2024 年淨利率僅爲 9.3%。這種表面上的"低效"並非源於商業模式失敗,而是揭示了更深層的增長邏輯:在高利率紅利逐步消退、分銷成本結構復雜的背景下,Circle 正在構建一個高度可擴展、合規先行的穩定幣基礎設施,其利潤被戰略性地"再投資"於市佔率提升與監管籌碼之中。## 1. 七年上市歷程:加密監管進化的縮影### 1.1 三次資本化嘗試的範式遷移(2018-2025)Circle 的上市徵程反映了加密企業與監管框架的動態博弈過程:- 2018 年首次 IPO 嘗試:受監管質疑和熊市影響,估值從 30 億美元暴跌至 7.5 億美元。- 2021 年 SPAC 嘗試:因監管機構對穩定幣會計處理的質詢而流產,促使公司確立"穩定幣即服務"戰略。- 2025 年 IPO:標志着加密企業資本化路徑的成熟,首次詳細披露儲備金管理機制。### 1.2 與 Coinbase 的合作演變從早期的生態共建到現今的關係微妙:- 初期通過 Centre 聯盟合作,Coinbase 持有 50% 股權。- 2023 年 Circle 以 2.1 億美元股票收購 Coinbase 所持 Centre Consortium 剩餘股權。- 現行分成協議:Coinbase 基於其供應的 USDC 量分享儲備收入,2024 年約佔 55%。## 2. USDC 儲備管理及股權結構### 2.1 儲備金分層管理- 現金(15%):存放於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 儲備基金(85%):通過 BlackRock 管理的 Circle Reserve Fund 配置。### 2.2 股權分類及分層治理上市後採用三層股權結構:- A 類股:普通股,每股一票。- B 類股:創始人持有,每股五票,總投票權上限 30%。- C 類股:無投票權,可在特定條件下轉換。### 2.3 高管及機構持股分布高管團隊和多家知名機構投資者持有大量股份,累計持有超過 1.3 億股。## 3. 盈利模式與收益分析### 3.1 收益模式與運營指標- 核心收入來源:儲備收入(2024 年佔總營收 99%)。- 與 Coinbase 的分成協議影響淨利潤表現。- 其他收益:企業服務、USDC Mint 業務、跨鏈手續費等。### 3.2 收入增長與利潤收縮的悖論(2022-2024)- 總營收大幅增長,但集中度提升增加對宏觀利率的依賴。- 分銷支出激增壓縮毛利空間。- 盈利實現扭虧為盈,但邊際效應放緩。- 合規成本剛性化。### 3.3 低淨利率背後的增長潛力- USDC 流通量持續提升驅動儲備收入穩定增長。- 分銷成本結構優化空間。- 保守估值未定價市場稀缺性。- 穩定幣市值在市場波動中展現韌性。## 4. 風險因素### 4.1 機構關係網的雙刃劍效應- 與 Coinbase 的非對稱分成協議。- 對頭部交易所的依賴風險。### 4.2 穩定幣法案進展的潛在影響- 儲備資產本地化壓力。- 合規調整可能產生的一次性成本。## 5. 戰略展望### 5.1 核心優勢:合規時代的市場卡位- 多地區監管矩陣構建。- 跨境支付替代潛力。- B2B 金融基礎設施深化。### 5.2 增長飛輪:規模經濟與利率週期的博弈- 新興市場貨幣替代機遇。- 離岸美元回流通道。- RWA 資產代幣化業務。- 利率緩衝期策略。- 監管空窗期的市場搶佔。- 企業服務套件拓展。Circle 的低淨利率表象下,實質是其戰略性選擇"以利潤換規模"。隨着 USDC 流通量和相關業務規模突破關鍵閾值,其估值邏輯有望從"穩定幣發行商"升級爲"數字美元基礎設施運營商"。這一轉變需要投資者以更長遠的視角,重新評估 Circle 在加密金融與傳統金融交匯點上的戰略價值。
Circle IPO解析:低淨利率背後的增長潛力與戰略布局
Circle IPO:低淨利率下的增長潛力解析
Circle 選擇在行業加速出清階段上市,背後隱藏着一個充滿想象力的故事。雖然淨利率持續下滑,但公司仍蘊藏巨大的增長潛力。一方面,Circle 擁有高透明度、強監管合規性和穩定的儲備收入;另一方面,其盈利能力卻顯得相對溫和,2024 年淨利率僅爲 9.3%。這種表面上的"低效"並非源於商業模式失敗,而是揭示了更深層的增長邏輯:在高利率紅利逐步消退、分銷成本結構復雜的背景下,Circle 正在構建一個高度可擴展、合規先行的穩定幣基礎設施,其利潤被戰略性地"再投資"於市佔率提升與監管籌碼之中。
1. 七年上市歷程:加密監管進化的縮影
1.1 三次資本化嘗試的範式遷移(2018-2025)
Circle 的上市徵程反映了加密企業與監管框架的動態博弈過程:
1.2 與 Coinbase 的合作演變
從早期的生態共建到現今的關係微妙:
2. USDC 儲備管理及股權結構
2.1 儲備金分層管理
2.2 股權分類及分層治理
上市後採用三層股權結構:
2.3 高管及機構持股分布
高管團隊和多家知名機構投資者持有大量股份,累計持有超過 1.3 億股。
3. 盈利模式與收益分析
3.1 收益模式與運營指標
3.2 收入增長與利潤收縮的悖論(2022-2024)
3.3 低淨利率背後的增長潛力
4. 風險因素
4.1 機構關係網的雙刃劍效應
4.2 穩定幣法案進展的潛在影響
5. 戰略展望
5.1 核心優勢:合規時代的市場卡位
5.2 增長飛輪:規模經濟與利率週期的博弈
Circle 的低淨利率表象下,實質是其戰略性選擇"以利潤換規模"。隨着 USDC 流通量和相關業務規模突破關鍵閾值,其估值邏輯有望從"穩定幣發行商"升級爲"數字美元基礎設施運營商"。這一轉變需要投資者以更長遠的視角,重新評估 Circle 在加密金融與傳統金融交匯點上的戰略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