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密碼法實施 密碼技術成國家安全新戰場

中國《密碼法》正式實施,密碼技術成爲國家安全新戰場

2020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密碼法》開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部針對密碼技術的專門法律。此前,我國僅有2007年頒布的《商用密碼產品使用管理規定》和《境外組織和個人在華使用密碼產品管理辦法》。

很多人對"密碼"和"密碼法"存在誤解,認爲這是政府管理個人登入密碼的法規。實際上,《密碼法》中的密碼指的是一種技術手段,用於信息加密保護和安全認證,與普通人日常使用的帳戶密碼有本質區別。

國家密碼管理局負責人表示,《密碼法》是國家安全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專業性。該法主要針對的是密碼技術、產品和服務,旨在加強對這些領域的管理和規範。

有觀點將《密碼法》的出臺與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聯繫在一起。誠然,區塊鏈技術大量運用了密碼學原理,政府對密碼技術的管控可能會影響區塊鏈的未來發展。但將《密碼法》僅限於區塊鏈領域未免過於狹隘。密碼技術已廣泛應用於通信、商業等各個方面,《密碼法》的影響範圍遠超區塊鏈,對國家整體通信和經濟活動都具有重大意義。

《密碼法》的出臺時機與全球對密碼技術使用和管理的態度變化有關。近年來,歐美各國也在積極推動相關立法,試圖在個人隱私保護和國家安全需求之間尋求平衡。

目前主流的密碼學算法多爲開源且經過長期驗證。政府難以限制這些技術的傳播和使用,更多是希望從應用層面加強管控。長期以來,各國政府一直在個人隱私、商業機密與反恐、國家安全等需求之間尋求平衡點。

美國在密碼技術管控方面走得最遠。二戰後,美國就將密碼學技術列爲武器進行嚴格管理。上世紀90年代,美國國家安全局曾嘗試推廣帶有政府後門的"快船芯片",但最終未能成功。斯諾登曝光的"棱鏡計劃"和"Bullrun計劃"更是揭示了美國政府大規模監控和破解加密通信的行爲。

"五眼聯盟"(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一直在尋求擴大監控權限。英國2016年通過的《調查權力法案》、澳大利亞2018年通過的"反加密法"都賦予了政府更大的監控權力,引發了廣泛爭議。

從全球範圍來看,各國政府正在密碼技術領域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國《密碼法》的實施,標志着我國正式加入這場關乎國家安全的重要博弈。密碼技術的攻防已成爲影響全球政治格局的關鍵因素,這場戰爭可能才剛剛開始。

0109其他渠道文章用圖.jpg

analytics-3088958_1920.jpg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