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構資金、代幣化股票與流動性變革:投資經理眼中的加密市場未來在加密貨幣市場經歷多輪週期後,觀察機構資金流向的最佳視角之一無疑是資深投資組合經理的洞察。在近期的一次深度對話中,一位知名投資經理揭示了機構投資者正在經歷的策略轉變、流動性代幣市場的結構性機會,以及對即將到來的代幣化股票浪潮的前瞻性思考,特別是在2022年市場調整後,機構如何重新審視其在加密領域的資本配置。## 機構資金的真正進入機構資金正在逐步進入加密領域,主要表現爲兩種形式:直接購買相關資產和通過資產代幣化建立鏈上產品。這兩類機構羣體有所不同,前者包括購買資產的投資者,後者則是專注於產品開發的機構。當前,全球資本流動主要由家族辦公室、高淨值個人、捐贈基金、基金會、養老金和主權財富基金等掌控。這些資本持有者通常通過被動策略(如ETF)或主動策略進行投資決策。許多機構尚未涉足流動性資產或其代理領域,而這正是當前市場的優勢所在。自2022年以來,約有600億美元資本流入種子前和種子輪階段的風險投資項目,許多創始人傾向於通過代幣形式實現退出,而非傳統的IPO路徑。## 流動性代幣市場的機遇與挑戰在加密市場中,供需不平衡現象顯著,特別是在流動性方面。由於資本供應不足,而市場對代幣和項目的需求巨大,投資者需在衆多代幣中篩選出具有潛力的項目。現實是,大多數代幣的價值遠低於市場價值,只有極少數有明確產品市場契合、能產生收入並回饋token持有人的項目才值得關注。若未來除比特幣、以太坊和穩定幣之外的所有加密貨幣市值實現數倍增長,某些項目將直接受益於這一趨勢,其代幣可能吸引大部分價值流入。這類投資被認爲風險調整後具有較高回報潛力,同時保留了流動性優勢。## 收入模式與資本回報加密行業面臨二元選擇,要麼成爲互聯網的附屬品,要麼需要專注於創造實際價值。除價值存儲之外的所有其他資產,最終都會被視爲"資本回報型"資產。加密行業需要明確說明這些資產爲何具有價值,只有當這個問題的答案變得顯而易見時,才會有大規模的資金流入。對於具有出色產品但當前沒有明確價值捕獲機制的項目,仍然值得關注。因爲代幣具有可編程性,未來可以設計價值捕獲機制,只要團隊優秀且負責任,確保價值不會僅流向股權而使代幣失去意義。## 代幣化股票:下一個萬億級機遇市場未來的演變可能有兩種主要方向。一種是通過代幣化股權的普及推動市場市值增長,例如傳統企業選擇以代幣形式而非股權形式退出市場。這種模式可能使當前替代幣市場進一步擴大,更多企業可能選擇鏈上IPO而非傳統IPO。另一種情況是現有資產價格漲,類似此前的"山寨季"。如果再次出現類似疫情期間的刺激性政策,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投入尚未大幅漲的資產,從而推動山寨幣價格上升。## L1估值與未來展望大多數L1代幣不會享有類似比特幣的"貨幣溢價"。市場最終會將這些代幣視爲基於現金流倍數估值的資產。關鍵在於關注未來2至5年的發展,考慮鏈上應用的潛在成功如何影響區塊空間需求,以及鏈本身的擴展能力。未來三年內,直接或間接使用鏈上應用的用戶可能達到5億,這將使得某些L1項目目前的估值顯得被低估。然而,加密貨幣是否會通過現有Web2巨頭還是VC支持的初創公司創造出殺手級應用而走向主流,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總的來說,精心設計的代幣可以成爲企業的增量資本結構工具,在某些方面甚至優於股票和債券。代幣化股票的潛力巨大,但實現這一潛力所需的具體技術解決方案仍有待探索。能夠創造卓越用戶體驗的解決方案可能比追求最高程度去中心化更爲關鍵。
機構資金進場與代幣化股票:投資經理解讀加密市場未來萬億機遇
機構資金、代幣化股票與流動性變革:投資經理眼中的加密市場未來
在加密貨幣市場經歷多輪週期後,觀察機構資金流向的最佳視角之一無疑是資深投資組合經理的洞察。在近期的一次深度對話中,一位知名投資經理揭示了機構投資者正在經歷的策略轉變、流動性代幣市場的結構性機會,以及對即將到來的代幣化股票浪潮的前瞻性思考,特別是在2022年市場調整後,機構如何重新審視其在加密領域的資本配置。
機構資金的真正進入
機構資金正在逐步進入加密領域,主要表現爲兩種形式:直接購買相關資產和通過資產代幣化建立鏈上產品。這兩類機構羣體有所不同,前者包括購買資產的投資者,後者則是專注於產品開發的機構。
當前,全球資本流動主要由家族辦公室、高淨值個人、捐贈基金、基金會、養老金和主權財富基金等掌控。這些資本持有者通常通過被動策略(如ETF)或主動策略進行投資決策。
許多機構尚未涉足流動性資產或其代理領域,而這正是當前市場的優勢所在。自2022年以來,約有600億美元資本流入種子前和種子輪階段的風險投資項目,許多創始人傾向於通過代幣形式實現退出,而非傳統的IPO路徑。
流動性代幣市場的機遇與挑戰
在加密市場中,供需不平衡現象顯著,特別是在流動性方面。由於資本供應不足,而市場對代幣和項目的需求巨大,投資者需在衆多代幣中篩選出具有潛力的項目。現實是,大多數代幣的價值遠低於市場價值,只有極少數有明確產品市場契合、能產生收入並回饋token持有人的項目才值得關注。
若未來除比特幣、以太坊和穩定幣之外的所有加密貨幣市值實現數倍增長,某些項目將直接受益於這一趨勢,其代幣可能吸引大部分價值流入。這類投資被認爲風險調整後具有較高回報潛力,同時保留了流動性優勢。
收入模式與資本回報
加密行業面臨二元選擇,要麼成爲互聯網的附屬品,要麼需要專注於創造實際價值。除價值存儲之外的所有其他資產,最終都會被視爲"資本回報型"資產。加密行業需要明確說明這些資產爲何具有價值,只有當這個問題的答案變得顯而易見時,才會有大規模的資金流入。
對於具有出色產品但當前沒有明確價值捕獲機制的項目,仍然值得關注。因爲代幣具有可編程性,未來可以設計價值捕獲機制,只要團隊優秀且負責任,確保價值不會僅流向股權而使代幣失去意義。
代幣化股票:下一個萬億級機遇
市場未來的演變可能有兩種主要方向。一種是通過代幣化股權的普及推動市場市值增長,例如傳統企業選擇以代幣形式而非股權形式退出市場。這種模式可能使當前替代幣市場進一步擴大,更多企業可能選擇鏈上IPO而非傳統IPO。
另一種情況是現有資產價格漲,類似此前的"山寨季"。如果再次出現類似疫情期間的刺激性政策,投資者可能會將資金投入尚未大幅漲的資產,從而推動山寨幣價格上升。
L1估值與未來展望
大多數L1代幣不會享有類似比特幣的"貨幣溢價"。市場最終會將這些代幣視爲基於現金流倍數估值的資產。關鍵在於關注未來2至5年的發展,考慮鏈上應用的潛在成功如何影響區塊空間需求,以及鏈本身的擴展能力。
未來三年內,直接或間接使用鏈上應用的用戶可能達到5億,這將使得某些L1項目目前的估值顯得被低估。然而,加密貨幣是否會通過現有Web2巨頭還是VC支持的初創公司創造出殺手級應用而走向主流,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總的來說,精心設計的代幣可以成爲企業的增量資本結構工具,在某些方面甚至優於股票和債券。代幣化股票的潛力巨大,但實現這一潛力所需的具體技術解決方案仍有待探索。能夠創造卓越用戶體驗的解決方案可能比追求最高程度去中心化更爲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