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十年進化史:從世界計算機到金融基礎設施

robot
摘要生成中

以太坊十年:從世界計算機到金融基礎設施

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主網上線。在創世區塊誕生的那一刻,一個雄心勃勃的願景也隨之誕生 - "世界計算機"。Vitalik和早期開發者們相信,他們正在構建一個能夠運行任何去中心化應用的全球計算平台,而非僅僅是比特幣的升級版。

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以太坊的發展軌跡,我們發現這臺"世界計算機"並未如預期般運行各種去中心化應用,反而演變成了一個以金融應用爲主導的結算層。DeFi協議佔據了絕大部分的Gas消耗,數萬億美元的資產在這個網路上流轉,而那些曾被寄予厚望的去中心化社交、遊戲、存儲等應用,要麼銷聲匿跡,要麼遷移到了其他鏈上。

這種敘事的轉變,究竟是妥協還是進化?

以太坊,十年敘事變形記

世界計算機:理想主義的黃金時代(2015-2017)

要理解以太坊的敘事起源,必須回到2013年末。當時19歲的Vitalik Buterin在以色列旅行時,萌生了一個大膽想法:如果區塊鏈不僅能轉帳,還能運行任意復雜的程序會怎樣?

這個想法具有革命性,它首次將區塊鏈從專用的價值轉移工具擴展爲通用計算平台。早期以太坊社區聚集了一羣相信"代碼即法律"的技術理想主義者。他們不僅在構建新的技術平台,更試圖創造一個由代碼規則運行的數字烏托邦。

這種技術理想主義在以太坊的早期設計中處處可見。圖靈完備的虛擬機、Gas機制、帳戶模型 - 每個技術選擇背後,都體現着"最大化去中心化"和"最大化通用性"的價值取向。

然而,2016年The DAO事件給這種理想主義帶來了沉重打擊。The DAO項目完美體現了早期以太坊社區的理想主義精神,但黑客攻擊和隨後的硬分叉爭議揭示了技術理想主義的內在矛盾:完全去中心化可能導致無法接受的後果,而任何人爲幹預又可能被視爲對去中心化原則的背叛。

以太坊,十年敘事變形記

ICO發幣機:泡沫中的迷失(2017-2020)

2017年夏天,加密世界迎來了空前的ICO狂潮。以太坊成爲承載衆多ICO的發幣機,這與最初設想的"世界計算機"大相徑庭。

這種現實與願景之間的巨大落差,構成了以太坊敘事的第一次重大斷裂。Vitalik和早期核心開發者們設想的是運行去中心化應用的全球計算平台,但市場給出的答案卻是:我們只需要一個簡單的ERC-20標準來發幣。

2018年的熊市不僅帶來價格崩潰,更是敘事的崩塌。當ICO泡沫破裂,"區塊鏈革命"的口號不再有人相信,以太坊必須回答一個根本問題:如果不是世界計算機,那你到底是什麼?

新的敘事逐漸成形:以太坊首先是金融結算層,然後才可能成爲通用計算平台。這一轉變也反映在技術路線圖上,以太坊2.0的設計開始更多考慮金融應用的需求。

以太坊,十年敘事變形記

DeFi大勝利:金融成爲以太坊的天職(2020-2021)

2020年的DeFi Summer對以太坊來說,不僅是應用層的爆發,更是身分認同的徹底轉變。DeFi的成功讓整個生態系統意識到:金融可能不是以太坊的妥協選擇,而是它的天然使命。

當數百億美元湧入各種DeFi協議,當Gas費用因爲DeFi活動而屢創新高時,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擺在面前:以太坊找到了它的Product-Market Fit。

過去,將以太坊定位爲金融平台似乎是對"世界計算機"宏大願景的背叛。但DeFi展示了另一種可能:金融本身就是最復雜、最有價值的計算形式。從這個角度看,成爲"世界金融計算機"與成爲"世界計算機"並不矛盾,而是同一願景的不同表述。

然而,DeFi的成功也帶來了嚴峻的性能瓶頸問題。高昂的Gas費迫使以太坊社區做出務實選擇:Layer不再是遙遠的概念,而是必須立即部署的救急方案。

以太坊,十年敘事變形記

L2崛起:主權讓渡與被寄生者(2021-2023)

2021年,以太坊面臨殘酷現實:DeFi的成功正在殺死以太坊。高昂的交易成本擠出普通用戶,暴露了以太坊架構的根本性缺陷。

面對這個困境,以太坊社區經歷了痛苦的認知轉變。真正的世界計算機應該像互聯網一樣,是模塊化的、分層的系統。Vitalik的一篇文章清晰表達了這一點:"以太坊的未來是模塊化的。"

當Arbitrum、Optimism等Rollup方案開始承載越來越多交易時,根本問題浮現:如果大部分活動都發生在Layer,那麼以太坊主網是什麼?

2022年,圍繞數據可用性的爭論進一步凸顯了這個問題。以太坊一直標榜開放和去中心化,但當這種開放可能威脅到自身地位時,社區的反應變得復雜。"以太坊對齊"(Ethereum Alignment)這個概念應運而生,試圖在開放的同時保持某種形式的控制。

百鏈大戰與"正統性"敘事防御(2023-2024)

2023年,新一代公鏈不再試圖成爲"更好的以太坊",而是開始講述完全不同的故事。Solana定位爲"區塊鏈的納斯達克",Aptos和Sui強調"Web2級別的用戶體驗"。

對以太坊來說,這種變化既是解脫也是挑戰。不用再陷入性能參數的軍備競賽,但當競爭對手開闢新戰場時,以太坊的傳統優勢可能變得無關緊要。

面對新公鏈崛起,以太坊社區強調"正統性"。但當用戶能夠以極低成本完成交易時,他們似乎並不在乎網路是否"足夠去中心化"。

到2024年初,以太坊的敘事越來越防守化。大部分討論不是關於"我們要建設什麼",而是"爲什麼我們比其他鏈更好"。這種從進攻到防守的轉變,暴露了以太坊面臨的創新窘境。

以太坊,十年敘事變形記

敘事重構與未來展望

2024年,RWA(Real World Assets)成爲新的焦點。對以太坊而言,這不僅是新的應用場景,更是敘事重構的機會。從"改變金融"到"連接現實",以太坊試圖講述更加務實、更貼近主流世界的故事。

RWA敘事的吸引力在於具體性。它不再是抽象的"去中心化金融",而是"讓你的美債變成可交易的代幣"。不再是"無需許可的創新",而是"降低跨境貿易的摩擦成本"。

隨着華爾街爭相入場ETH ETF,以太坊聯合創始人跳到美股市場收購上市公司,資產出圈,幣股聯動,以太坊在新的市場週期裏慢慢重回高位。

玩法變了,敘事也變了。社區開始接受一個現實:也許不存在單一的定義性敘事。大家不再追求統一的、包羅萬象的故事,而是允許多個敘事並存。對DeFi用戶,以太坊是金融基礎設施;對企業,它是加密轉型工具;對創作者,它是版權保護平台;對理想主義者,它仍然是去中心化的未來。

從理想主義到現實主義,從革命到改良,從顛覆到融合。以太坊的十年歷程,不一定是背叛初心,而可能是成長的代價。或許,真正將以太坊帶給數十億用戶的不僅僅是它能做什麼,而是現實世界選擇用它做什麼。

從願景到現實,從承諾到交付,這可能是以太坊敘事演變的最終方向。而這個過程中的得與失、進與退、堅持與妥協,將定義的不僅是以太坊,而是整個加密行業的未來。

以太坊,十年敘事變形記

ETH-2.5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6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破产豆豆vip
· 08-14 06:49
搞区块链搞到卖腰子了 还爱抄底

按照要求,我生成一条评论:

gas费已经吃穷我了呜呜
回復0
抄底失败协会会长vip
· 08-14 06:49
有手就接的牛逼ETH白菜价
回復0
WenAirdropvip
· 08-14 06:47
defi赢麻了 其他都是白费
回復0
RadioShackKnightvip
· 08-14 06:39
gas费都救不了以太坊了
回復0
戴上帽子说话vip
· 08-14 06:31
谁还不知道老V那宝宝
回復0
半佛薅羊毛vip
· 08-14 06:23
gas都加满还玩社交?有钱烧是吧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